架子床:外表風光,內心悶騷
四柱床對于現代家庭來說并不陌生,無論是英式、美式,還是東南亞風格的臥室中,四柱床都是常見的床具類型。
然而,中式的四柱床卻常常被忽視。有趣的是,“架子床”———傳統中式四柱床(也有六柱、八柱的形式)———對于崇尚簡要、內斂、點到即止的中華民族來說,其華麗程度絲毫不遜色于西方的四柱床,用“悶騷”二字來形容絲毫不為過。
悶騷架子床
中國人崇尚簡要、內斂、點到即止的中庸精神。體現在家具之上,明式的官帽椅方正大氣,過分的裝飾顯得詞不達意;清代的龍椅縱使追求精美雕花、霸氣的外表,卻也循規蹈矩,一板一眼。以此形成的家具形象與西式家具相比,缺少了或田園、或奢華、或時尚的精彩變化,而給人留下古板的形象。
然而,走出廳堂,遁入閨房,卻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。相比起西方床具的設計,東方的架子床對華麗追求似乎更甚一籌,頗有“悶騷”的氣質。西方床具中以奢華、氣勢見稱的四柱床多見于英式、美式、意式風格。西式四柱床可能有頂蓋,也有可能僅有四柱無頂蓋,或者四柱兩長兩短。柱身裝飾以西式的建筑紋案為主,裝飾立體雕花為多見,與床屏的雕花圖案相呼應。
典型的東方架子床帶有頂蓋(俗稱“承塵”),床的兩側和后方都裝有圍欄,上端的頂蓋也常常有四面裝潢楣板,有的床正面床沿會多安兩根柱子(稱“六柱床”),兩邊各裝方形欄板一塊,稱“門圍子”。一般來說,圍欄、楣板、門圍子和下方床圍均帶有裝飾,或是雕花鏤空,或是人物、山水、傳說等充滿寓意的浮雕圖案,相比起桌椅的簡約主義路線,架子床樣式顯得不甘寂寞,比很多西式四柱床華麗許多。特別是由架子床演變而來的拔步床,甚至內部分為不同空間、如同房子一樣的床,更重精致的雕刻和裝飾,絲毫不遜色裝飾奢華的歐式古堡家具。
架子床上恩與情
“人生百年,所歷之時,晝居其半,夜居其半。日間所處之地,或堂或廡,或舟或車,總無一定之在。而夜間所處,則只有一床。是床也,乃我半生相共之物,較之結發糟糠,猶分先后者也,人之待物,其最厚者當莫過于此。”清代李漁的一席真言,道出了古代人對“床”的恩與情。
就像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設計史一樣,床是與人接觸時間最長的家具,但奇怪的是,床的關注度和知名度卻不如椅子。不過,這不妨礙人們在“床”上花的種種心思。據悉,清朝多個皇帝大婚都會悉心打造專屬的架子床。清宮檔案《同治大婚典禮紅檔》記載,同治大婚特地命人打造的“硬木雕龍床”,床心面寬七尺一寸,進深四尺六寸,柱高六尺三寸,體型碩大、大氣恢弘。
除了典型的架子床———即“帶圍子架子床”之外,“月洞式架子床”是更為復雜的一種架子床形式,在北方又被稱為“月亮門”:床正面(有時背面與正面一樣)是一個圓拱洞形床圍,就像古代花園的圓形拱門一般,加上圍欄、楣板上一致的鏤空雕花圖案,多了幾分柔美,讓架子床就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藝品,優雅細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