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紅木家具需“敲、摸、聽、看、量”
“中醫看病講究望、聞、問、切,買紅木家具和中醫問診差不多,需要敲、摸、聽、看、量。”故宮家具修復專家、古典家具工藝傳承大師王秀林說,掌握這五大方法,選購精品家具并沒有那么難。
故宮家具修復專家、古典家具工藝傳承大師王秀林,為消費者講解紅木家具的相關知識,并手把手教消費者挑選紅木家具。
“隨著紅木家具行業‘機械換人’逐步推進,紅木行業步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。”王秀林說,古典家具的傳承,離不開手工藝,機器與手工藝相結合,才能做出好家具。
“材質雖貴,必不敢減分毫;工藝雖繁,必不敢省人工。”對于精品家具,王秀林有一套自己的看法,能稱得上精品的古典家具要從形(外觀)、藝(工藝)、韻(韻味)、神(精神)給人以無言的傳遞,以及采用環保、非化學的處理工藝等。
對古典家具有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認識木性、尊重木性、順應木性、引導木性、約束木性,才能體現家具制作中的木文化,才能使一個好家具在當今的各種環境下減少或短期幾年內不用修復。
“如同一個美人,盡管美,但經常進出醫院,怎能算是一個精品家具。今天這走形,明天那開裂,后天那彎曲,大大傷了愛好者的心。”王秀林說。
“敲、摸、聽、看、量”缺一不可,作為一名在紅木圈里摸爬滾打多年的工匠,王秀林對紅木家具的所有細節已是熟稔于心,對于如何選購紅木家具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。
“選購家具和中醫看病是一個道理,要敲、摸、聽、看、量。”王秀林說,用木棍敲擊家具表面,聽邊緣和內部的聲音是否一致。“聲音一致,說明桌子的邊緣和內部的材料也是一致的,而且桌子內外部用料比較均勻,沒有出現偷工減料。”
另外,“摸”和“看”都比較好理解,用身體的觸覺和視覺去感受紅木家具,就能判斷出紅木家具的做工細致程度,一般看上去整體搭配不協調,摸起來粗糙的家具,都不是精品家具。“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量尺寸,看看家具各方面的比例是否協調。”王秀林說,掌握這五大選購家具方法,基本能在市場上買到精品紅木家具了。
此外,作為故宮家具修復專家、古典家具工藝傳承大師,王秀林在古典家具研究創新路上留下了諸多痕跡,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“秀林收縫法”,利用木材吸水的物理特性,根據不同材質,用水或冰來使得木絲軟化產生張力、收縫并歸位固定。
這種收縫法黏合嚴實看不出一絲修補痕跡,減少了對家具拆卸過程中的損害程度,又能保持家具原貌。另外像古典家具制作的鰾膠技術、燙蠟工藝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突破性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