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止家具變形需“擦大漆”
在南方,平均氣溫較高且容易潮濕,蠟會隨著溫度變化而脫蠟,而且大漆漆膜干固后,有耐油性、耐潮性、耐磨性、耐水性等優點,故多用“擦大漆”來防止家具變形。據考證,故宮內擦大漆的家具多源于南方省份,如江蘇、浙江、廣東等。“大漆”又被稱為“生漆”,原產于漆科木本植物漆樹的一種分泌物,主要成分為漆醇。從漆樹上采集的漆汁尚未進行任何加工調制并含有一些水分,故稱為“生漆”。我國使用漆器的歷史非常久遠,早在新時期時代,人們就認識到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。到了清代以后,黑色成了最流行的色彩,以黑為貴成了時尚,黑色的大漆家具曾有著廣泛的市場。
擦大漆工藝必須在無塵、密封、溫度保持在20℃-40℃、大氣相對濕度為70%-80%的房間中進行,是因為大漆中的漆酶在這種環境下能促進漆酚加速氧化成膜,較快干燥,溫度過高過低、過干過濕都不利于擦漆,而且要經過上漆、砂磨等程序反復進行,為了保證房間內的溫濕度,有時需要潑水等方法達到要求。
據名介紹:“上大漆這道工序非常之苦,在一二十年前,還沒有太多現代設備能夠達到房間所需要的干濕度,需要地面潑水等方式達到濕度,因此房間內終年都很潮濕,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。家具施大漆,前后得加工三十多道工序,加上操作起來極其復雜且不易掌握,一般的學徒要苦學三年才能出師。”
在明清時期,與傳統的大漆家具不同,為了體現硬木家具材質的天然紋理,一般是不作色漆髹飾的,而是用透明的罩漆清涂一遍,然后在罩漆待干未干之時,用紗布揩掉表面漆膜,并經過多次反復,直至表面呈現光亮,就是所謂的“清水貨”。
上一條:紅木家具美不美 主要看腿 下一條:選購紅木家具的望聞問切是怎樣的